日前,術后康復的市民胡先生從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順利出院。而這項手術的完成,是通過高精尖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實現的。
時間回到4月26日,在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手術室里,由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參與的徐淮地區第10例前列腺癌手術正在進行。通過電腦操控,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可以在放大10倍基礎上立體呈現人體組織,四支機械臂可以7種角度模擬并超過人手進行360度以上的轉動,精準服務手術。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王軍起介紹,達芬奇機器人將醫生的手、手腕和手指運動準確地翻譯成手術器械細微而精確的運動。讓手術刀如同握在手術醫生指尖一般,實現同步運動。比如說它能夠在醫生的操作下,精準地在20厘米狹長玻璃瓶中順利剝下一顆葡萄的皮。
據悉,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已經成功在徐醫附院的泌尿、普外、婦產等多個領域參與手術50例。肝膽胰外科主任趙文星曾經主刀徐醫附院首例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主刀胃癌、胰腺癌等20多例達芬奇手術。
資料顯示,現代醫學中的外科學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大切口時代的開放式手術,發展到微創時代,再到如今由機器人輔助完成的智慧醫療時代。手術切口越來越小,出血越來越少,1996年第一代達芬奇機器人騰空出世。